首先,测距仪误差的类型:
红外测距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距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但如果仪器使用不当或维护不好,有可能会提前改变仪器的性能,导致精度下降。电子元器件的老化也是仪器精度下降和仪器常数变化的重要原因。为了掌握每台仪器的性能指标,合理使用仪器,测量高质量的数据,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
测距误差有很多种,如瞄准误差、幅相误差、对中误差、周期误差、信噪比误差等。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都有,瞄准误差是偶然的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好的测量员要掌握自己仪器的性能,这样才能在仪器误差小的区域使用仪器进行观察。
二、测距仪瞄准误差
瞄准误差是指测距结果不一致引起的测距偏差,即发光管或调制器空间相位不均匀的误差,主要是由GaAs LED发出的光束相位不均匀引起的。GaAs发射的光束理想地与曲面上的电弧管同相,光束范围内的距离相等。同样,光束的任何位置测得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但不是。曲面上与电弧管等距的每个点都有不同的相位,但同一相位是不规则的曲面,从光束的不同位置测距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两者的区别是相位不均匀导致的瞄准误差。
三、测距仪的校准
从等相位曲线和等强度曲线可以看出,瞄准误差分布是均匀的,但为了提高观测精度,瞄准棱镜时需要瞄准误差小的——的良好区域。为了减小瞄准误差,一方面需要改进调制器或发光管的制造工艺,以提高其空间相位均匀性,但这种做法对仪器的测量影响很大,不能消除相位不均匀性的影响。考虑到瞄准偏差是由望远镜的瞄准误差以及发射和接收光轴与望远镜瞄准轴不平行引起的,前者是偶然的,后者是系统的。因此,在使用仪器时,应经常检查和校正三轴的平行度,以找到良好的观察区域,提高观察精度。